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两区”建设释放政策红利 激发园区企业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2-08-05 16:17:39 人气: 作者:小编

 2020年9月4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致辞中提出:“为更好发挥北京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的引领作用,我们将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由此,“两区”建设蓬勃展开,此举也给北京市的1改革创新、促进服务贸易不断升级赋予了新使命。

  

  那么何为“两区”建设呢?“两区”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以下简称“服务业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北京自贸试验区”)。“两区”建设,是中央支持北京开放发展的重大政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赋予北京的重大机遇。

  “两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健全以贸易便利、投资便利为重点的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制度体系,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风险防控有力有效,为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提供更强的示范引领。到2030年,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资金跨境流动便利、人才从业便利、运输往来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基本建成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体系,服务业经济规模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

  北京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要求,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强化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优势能力,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实践经验,努力建成贸易投资便利、营商环境优异、创新生态一流、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国际经济交往活跃、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大兴区“两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为深入贯彻《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要求,落实《大兴区关于支持“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促进大兴“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2021年10月,大兴区政府特制定了大兴区关于支持“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大力支持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重点培育国际消费、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新业态。


  2


15条措施助推园区企业发展新动能

  园区企业在大兴区关于支持“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能享受到哪些优惠政策呢?以下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加大产业培育和支持力度,给予园区企业资金支持

  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取得专业资质认证。对首次取得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认证项目达到3大项企业或机构,给予100万元支持,每新增一项给予50万支持,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取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认证的临床医疗机构,按照总投资的40%予以支持,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每新增1个GCP专业学科,予以额外50万元奖励。对首次取得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CMA)认定的企业或机构,按项目单位实际购买设备金额的20%予以支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支持已落地生物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于申报年度上两年研发投入总额达800万元以上且成立五年内的中小微企业,经评审认定后,按照其上一年度研发投入的10%给予补贴,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补贴200万元,累计补贴不超过3年。

  鼓励专业化服务平台发展。对于在大兴区注册并结算的CRO、CDMO、CMO、CSO等服务外包企业和机构,鼓励为区内医药健康企业(非关联企业)提供服务,经评审认定后,按年度服务交易费用的20%,给予每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支持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机构发展。投资机构通过开展投资推动即将上市或具备上市条件的创业企业到大兴区注册纳税或将注册纳税地迁入大兴区,每成功上市1家企业经评审认定后给予做出实质性贡献的投资机构(仅限首报机构)100万元奖励。

  大力吸引国际化医药企业创始团队。对具有国际化背景、跨国公司制药经历、海外研发经验的生物医药企业创始人、首席执政官等,符合条件的,给予人才引进落户、在华永久居留、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子女入学、创业启动资金等政策支持。

  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创新。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健康、数字文创、数字口岸、数字物流、数字消费、数字会展以及数字人民币等应用场景的创新和落地,经评审认定的,按投资总额给予5%的资金支持,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

  支持高端制造业创新发展。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基础创新,对研发经费增量给予奖励,每年奖励额度为企业年度研发经费增量的30%,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促进消费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新设的国际品牌和本土自主品牌的首店、旗舰示范店,经认定的根据市级支持额度,按1:1比例配套支持,单个店最高补贴不超过500万元。

  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支持文化企业和项目落地运营,对国际化文化内容制作、版权发行、文化输出等产生的版权、知识产权及IP内容运营收益给予10%补贴,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上市企业最高可得千万奖励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针对符合支持方向的重点产业,综合运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财政政策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获得贷款的成立五年内的中小微企业,按照利息费用的10%给予补贴支持,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补贴200万元。

  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在境内外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及新迁入的上市企业,给予最高1300万元奖励。

  三、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开绿灯引进全方位高端人才

  建立全方位人才绿色通道。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在海外留学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留学人员、或取得全球高水平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带项目、资金、团队入驻。围绕重点产业,将创业孵化和成熟项目引进相结合,提供人才出入境、住房、落户、子女入学、商事登记、税务登记、创业辅导等方面的“绿色通道”服务。

  支持海外高端人才引进。支持企业聘用“高精尖缺”海外人才,对于成功入选各类引智项目的,根据国家级、市级支持额度,按1:1比例配套支持,单个项目最高补贴不超过1000万元。

  四、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外资支持与引进力度

  加大外商投资支持力度。对重点产业新设立的外资项目,实际使用外资(不含外方股东贷款)不少于300万美元,或增资不少于100万美元的,按其年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1%予以奖励,单个企业每年奖励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

  积极引进外商总部投资。支持跨国公司、世界500强设立地区总部、外资研发总部,支持外商以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设立企业,根据投资的产业方向和投资额度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支持。

  自“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结合“两区”建设要求及大兴区“两区”建设若干措施,从加强清单管理着手,梳理政策清单、空间资源清单、目标企业清单,结合辖区企业不同特点和需求,抓好精细化政策配套,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这必将为生物医药基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支持!